曾有一段時期不時出入一間近幾年才投入服務的護老安老院,接待室、客廳、飯廳等,裝修設施稱得上美輪美奐,連垃圾桶都用有電子感應的那一款,只要你走近它的旁邊,不管你是否想丟垃圾,它都會即時為你自動打開桶蓋。不愧為為香港籌款能力最強的非政府機構之一!此外,工作人員態度和藹可親,周遭環境光線充足,加上地方整潔,膳食豐富,不禁慶幸長者們有福了。若在國內,肯定被評為先進單位,賜予牌匾一個,予以表揚。
但為甚麼老人家睡覺的地方設計卻這麼差勁?寬敞的房間兩旁分別排有七張床,床與床之間隔有床頭櫃,另外七個企身櫃並列在一起。房間內同樣光線充足,地方寬敞整潔,但似乎跟走進病房裡的感覺沒有多大分別,那強烈的醫院味道令人委實暢快。為什麼老人家就不需要有小小的個人空間?就算是入住護理安老院。
放眼望去,不少老人家還有相當的活動能力,跟他們閒扯幾句,有些會將自己的人生閱歷娓娓道來,就好像上了一堂歷史課。他們的腦袋如此清晰,有這麼豐富的個人經歷,他們當中可能有些家人的照片想貼出來留念,有些書法能手想將自己的墨寶貼起來跟別人分享,也有親朋好友送來的小飾物想找個地方擺弄一下。但在這豪華裝修的護老安老院裡,卻欠奉一個小小的屏風讓老人家保留一個小小的個人空間!
原因是地方不足還是覺得沒有這個需要?還是在管理、監察方面比較困難?又或許是那個安全至上的理由,工作員需要踏入門檻就可以把房內的情況盡收眼底!
但是,那小小的屏風,連艱苦經營的私營安老院也可以提供,可以做得到。為何有足夠資助的安老院卻如此無能為力?不要以為居住在私營安老院的老人家體能較好,他們當中很大部份都是正在輪候非政府機構的護理安老服務哩!
我不明白,是否有那位社會工作者可以給我解答一下。是不能,還是不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