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成功非僥倖 幸福亦非必然.

無意中在草稿找回這篇三月時寫的文字. 以為丟失了, 卻失而復得, 雖沒有太大的喜悅, 但最少可以搪塞一天的日誌. 哈哈

看了一個電視專輯,  介紹韓國的四指鋼琴家僖芽的故事.

喜芽於一九八五年出生, 身體天生殘障, 每隻手只得兩根指頭, 而腳只有上肢, 要用膝蓋的部位貼在地面走路, 所以比一般人矮了一截.

出生時父親曾經想過讓外國人將她領養算了, 覺得身患殘障的女兒在外國成長, 總會比在自己的國家有較好的出路. 不過, 母親堅持由自己撫育教養.

在特輯中見的她的成長過程並不平坦, 在鋼琴演奏方面的成就, 若沒有母親的堅持, 她自己早已放棄了.

母親吃的苦不比僖芽少, 應該說是更多. 沒有母親的鼓勵與堅持, 僖芽想必沒有今天的成就, 尤其她用了五年時間去練習蕭邦的即興幻想曲, 沒有母親的督促, 她的演奏不可能成功. 因為僖芽並不是那些發自內心, 會自覺地去好好練習的孩子.所以母親使用的方法除了那套諄諄善誘的軟法子外, 有時又要使出強硬的手法, 苦著臉去也要逼著僖芽去練習.

僖芽的成功,  其中另一個原因是她喜歡上台, 喜歡掌聲, 愛出風頭是她願意作出努力的動力. 所以愛出風頭並非一定是個貶詞, 僖芽正好是因為愛出風頭才能夠成為一位出色的演奏家.

有一幕動人的場面是她到加拿大一個小鎮的教堂演奏, 座中所見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士, 演奏完畢, 差不多每個人都表現得很激動, 不完全是音樂本身, 更多是因為那彈奏音樂的人.

      公公婆婆們紅著眼睛說: 明白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呀!

      一位母親激動地分別擁抱著僖芽及她的母親久久不願放開, 她對僖芽說: 我的女兒有聽障及心臟病, 你讓我看到她的希望! 對僖芽的母親說: 啊, 我完全能夠感受到你的辛勞.

記下這則, 只是再印證一句非常老套的話: 成功非僥倖, 幸福亦非必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