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經過青年營附近, 見到路邊撒落著馬鈴薯似的菌類,
不規則的球形, 體積相差不遠, 大約雞蛋或乒乓球般大小吧.

回家將相片貼上網, 請個中高手賜教,
不久就有了回覆: 馬勃.
但若要仔細考究, 還未弄清楚究竟是 '黃硬皮馬勃' 還是 '多疣硬皮馬勃'.
不過, 在其中一張相片裡見到裂開了的黃硬皮馬勃,
裡面充斥著整團的黑褐色物體, 據說是孢子.
咱也將採回來的馬勃切成兩半, 裡面見到也是滿滿的黑褐色物體.
那就將它們界定為 '黃硬皮馬勃' 吧,
相信大概也錯不了. 哈哈!

馬勃原來是一種常見的菌類植物, 在已經腐壞了的植物及草叢中生長,
像其他真菌一樣, 從已死的有機物中吸取所需的營養.
由於以往沒有留意它的存在, 一旦發現時便好像發現了新品種般高興,
認真小見多怪!
上網搜查所得, 它是常用的一種中草藥.
在《名醫別錄 》裡介紹, 此藥 [性味辛平, 入肺經, 有清肺, 利咽, 止血之功,
適用於咽喉腫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等.]
《牛溲馬勃 》是上網時學到的一句成語﹕牛溲「牛尿」,
或指車前草的別名, 可治水腫.
馬勃, 又名馬屁菌, 可作止血藥.
兩者均為微不足道的東西, 卻具有相當的藥用價值,
比喻微賤的東西同樣具有價值及用處.
太棒了, 學習植物之餘, 還可學上中國成語.
1 則留言:
阿娘見識廣又好學,佩服佩服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