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92(法國行紀)
尼斯的生活離不開海,我們又到海邊去享受陽光與海灘,但今天風勢轉趨強勁,但仍然堅持在海灘獃坐了兩個多小時,實在冷得受不了才離開。你看,我們是多麼地緊貼這裡的生活模式啊!
到Flower Market去看花,這是件體會當地民情兼賞心悅目的旅遊項目。然後又沿舊市街閒蕩,尼斯的大道盡是名店,但最歡喜還是逛這種舊市街,看見別人排隊買薄餅(姑且名之),我們也跟著排隊買了一些嚐試,好味喲,怪不得這麼多人排隊;跟著又買了一盤青口(海產貝殼類),味道也蠻不錯,噢,我們在法國吃過海鮮了。
在法國,隨便在那裡逛逛,都可以發現一些典雅的建築物,單單欣賞這些建築物的本身,已經是一件樂事,還加上滿城的花,襯托得這國度更加動人。
還有,無論大小商店的售貨員,無論是甚麼年紀,全都穿戴打扮得漂漂亮亮又恰如其分來上班,襯托得商店內的貨品也看似高檔起來。
這裡的畫廊畫室又特別多,走在街上,不愁眼睛寂寞。旅遊有時並不一定要有特別行程,隨意閒逛,已是很好的旅遊節目。
典雅的建築外,亦挺喜愛此地的廚窗設計,他們大都選用些天然又簡單的物料來做裝飾及擺設,簡單卻不失雅趣。就只純粹欣賞人家的廚窗擺設,從中也學懂了不少東西,賺回了些少旅費。
尼斯,除了物價對我們這等窮人來說過於昂貴外,在這兒生活挺寫意,天氣又比巴黎可愛得多,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在這裡呆了這麼多天。
16.10.92(南非行紀)
一早起來,原打算找另一間Y.H.,但單憑那張簡單的地圖來回尋找,始終沒法找著。
早上行人不多,有次揚手問駕車經過的途人時,二話不說,再一次被邀請上車送我們到附近的YMCA去。雖然這並不是我們要找的地方,但讓我們悟出了一個道理,問路要問駕著汽車經過的人,這樣我們便會省回不少腳力。
找不到更理想的住處,唯有先回旅店轉了間雙人房,雖然貴了點R53一天,但住起來安心及舒服些也就值得。
再出門到市中心,已差不多十時,星期日的原故吧,所有商店都關上門,只間中看見 一兩位 途人經過,有點像死城似的。
然後,問人往海邊的方向,跟著指示走了大半小時,終於到了這城市中看來最熱鬧的地方,與剛才市中心相比,壓根兒就是兩個極端。
沿海邊漫步,見到這兒不只有海灘,還有泳池。海灘跟前的道路,不只有檔攤,還有地攤,擺賣著各式各樣的物品。檔主有黑人亦有白人,一片喧譁熱鬧。
在這海邊的長堤散步,比Cape Town的Water Front更具情趣。揀選了一間臨海的露天茶座吃早餐、午餐,寫意得像在歐洲旅遊,完全想不起我們身處非洲。
在海灘的附近有處休憩地方叫Happy Valley,那邊是海,這邊有樹木與草地,是一處消閒的好地方,我們在那兒的草地上隨俗地小睡了好一會。
途中發現一間博物館,竟然可以免費參觀,不客氣了,入內走了一轉,好歹也算走過博物館,呵呵。出來後,再逛逛攤檔便步行回旅舍。
這間旅舍,住了不少來擺攤子的黑人,販賣木刻紀念品或手勾衫,與其他青年旅舍的住客,全不是那回事,那感覺有點不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