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92法國行紀/94南非行紀/95美國行紀完結篇

15.10.92(法國行紀)


法國人愛狗,不管是有錢人或是流浪漢,隨處都看見他們帶著狗兒活動。這裡的狗權亦相當不弱,無論在機場或公園,牠們都可以隨意走動,對我這等愛狗之人而言,當然十分高興兼舉腳贊成。但在街頭巷尾都會隨時發現狗糞,作為文明社會,這城市認真需要檢討一下。


早上逛Open Market,像里昂一般,市場上有吃的,有用的,當然還少不了鮮花。Open Market的價錢比超級市場便宜,少不了又是我們盡情選購水果的時候。


  


海邊的山丘上有一城堡,漫步至山頭,綿長的海灘一目了然,另一邊的海港同樣就在眼底。山上有教堂遺跡,附近公園有成群幼稚園的學生在嬉戲,看著這些小孩子玩耍,羨慕之情便油然而生,香港學生的生活是多麼枯燥啊!


  


午間到石灘上小睡兼曬太陽,入鄉隨俗,當然要融入這兒的生活模式啦。何況,這正是我所嚮往的優閒生活呀。


黃昏時往舊市街溜溜,走進其中一間賣紀念品的小商店,原先只是循例走走,但女店主一瞼親切,殷勤地向你仔細介紹各類貨品。最後,成功令我買了一個本來覺得頗為昂貴的布袋才離去。這,是一種消費心態,不是買那件貨品,而是買那份服務。


 


15.10.94(南非行紀)


火車離開城市後,是另一番景氣。漸漸,開始感覺在非洲旅遊。


日間的陽光酷熱,連吹進車廂來的風也帶著熱氣。眼前飛過的土地大都荒涼,間中會經過一些村落、民居,那裡的村民(黑人)都會興高采烈地跟火車上的人揮手。不知是他們本性熱情,還是向路過的火車揮手,其實是他們消閒的方式。


火車經過大片又大片飼養鴕鳥的地方,勾起年少時看過的電影瑞士家庭魯賓遜,那鴕鳥比賽的場面到現在仍有印象。看著那些鴕鳥跑步煞是有趣,可惜火車飛快,瞬間又離牠們遠去。


在其中一個火車站,大約八九位男孩,穿著整齊,白恤衫長西褲,問乘客是否有興趣聽他們唱歌,R15點唱一首歌 (是同車廂的黑婦後來告訴我的)


黑人天生是唱歌的好材料,音域廣而厚,富感情,他們幾個有主音有和音,配以簡單舞步,將一個簡陋的車站月台當成他們表現的舞台,是一件多麼美的事。他們比起很多類似背景的年輕人只懂得伸手討飯吃,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多麼令人尊重。


火車於下午五時四十五分抵達Port Elizabeth,走出車站,拿著那簡單到連正確地址也沒有的地圖找Y.H.確實有點困難,問了幾個途人都不得要領。幸好踫到一位對這地方十分熟悉同時又十分熱心的伯伯,用車子送我們前來。謝謝啊,嘻嘻,我與Tatum兩人時常都出門遇貴人。


這間Y.H.有點怪怪的,R21一天,同房不是平時在Y.H.見慣從外地來的旅客,而是從不同鄉間來謀生的黑人婦女,她們主要是賣自己或同鄉的製成品:手勾線衫。


 


15.10.95(美國行紀完結篇)


今天睡到九時多才起床,到一間台灣人開的店子吃豆漿粢飯做早餐。那店舖所在的商場叫「香港廣場」,在洛杉磯,到處都見到華人經營的商店。


早餐後,跟Pat一家人到西來寺去,已經是第二次到訪這間寺廟。這裡除了是間寺院,可以供人尋找精神憑藉外,也是一處讓華人聚腳的地方,裡面有不同的學習班適合成人或小朋友修讀,對一些新移民而言,在適應初期這裡確是一處社交的好去處。


下午到Carmont這優雅寧靜的City溜溜,這裡綠樹成蔭,小商店雅致悅目,身邊走過的途人不多亦絕不匆忙,漫步其中,就是一份悠閒自在。


Pat一家人差不多八時才駕車回Las Vegas,我到九時才出門,Baby駕車送我到機場,陪我過了海關,在登機閘前安頓下來後才離去。


現在時15號的晚上11:55,已安坐在Delta DC87號班機上,如果班機準時起飛的話,會於16日凌晨12:05開出,而於香港時間17日早上6:30抵港。

又要開始忍受那伸不直腳,躺不下來睡覺的長途飛行折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