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中文, 有多爛就讓它多爛

'老媽子' 這三個字, 是我輩的香港人對母親的暱稱, 在北方卻用來稱呼家中的傭人, 箇中意思真可謂南轅北轍, 相去甚遠.

我有個毛病, 雖是百分百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執起筆來總會或多或少寫幾句'京片子', 這在中學時代的作文已給老師狠批過, 但他有他批評, 我有我寫, 他總奈何我不得. 不是說我手寫我口嗎? '京片子' 就正是語體文呀, 哈哈 每次作文, 我仍是全班最高分.

香港學生現在不要說'京片子', 要寫好標準中文可能也有困難吧. 有次為某教授執筆做''鎗手", 寫了'不旋踵'三個字, 他竟然不懂得這片語而要我刪改. 但他好像除了個博士學位外, 其餘小, 中, 大學都是在香港受教育, 還肯定他不是讀國際學校哩. 那次有點不忿氣, 拿著那三個字問身邊三位學歷都比我高的香港人(其中一位也是教書).她們 的答案完全一致, 沒有半點含糊: 唔識得點解. 作為老師尚且如此, 學生會如何?

另一次, 又是做文字工作, 用了'白花花'這個形容詞, 那些專業人士好心腸地問我是否打錯字. 那次, 自己有些失儀, 因為禁不住笑了出來. '白花花的銀兩'這幾個字. 咱中學生時代看閒書, 也不知看過多少回哩!

以後, 為了與別人好點溝通, 還是多寫點港式中文. 反正自己的中文爛, 就讓它爛上加爛.

1 則留言:

BB多多 提到...

相信10多年前小學生的中文詞彙是比現在的大學生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