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怪獸家長,外國有直昇機家長。
香港呢?應該稱之為甚麼樣的家長好?
在小店兼職,多了機會體驗父母百態;
說得真確點,主要是母親百態!
孩子將小店當作玩具店,貨品自然成了玩具。
管不了那是玻璃或是布藝,隨意左手摸幾下,右手扯兩下。
當今消費者權益高漲,家長或許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你擺得出來的貨品,我家孩子就有權深入探索!
亦有父母將小店當作孩子遊樂場,
看著孩子在店內蹦跳、跑步、玩捉迷藏。
哪管踫到其他客人,或踫跌貨品,
父母嘛,嘴角只掛著微笑!
有時跟孩子簡單閒扯幾句,
現代媽媽,總是喜歡搶著孩子前頭代答!
天,又不是考試,又不是要聽標準答案,
只不過無聊閒話幾句,何必凝重如此!
坦白說,真怕那些不停代孩子答話的父母!
有一回聽到父母對剛進店孩子說:
不打算買的東西看看好了,不要動手觸摸!
孩子很自然地答了一句:哦,知道!
感動得立刻奉上一句:你好乖喲!
不是第一次聽父母對孩子說這句話,
卻是第一次聽到孩子回答得認真不忸怩!
大多數的時候,孩子不是不回答,就是你有你講我有我做;
或是悻悻然反問:為甚麼?(當然,語氣決不是查詢)
父母溫婉向孩子解釋了,孩子仍是你有你講我有我做。
父母嘛,一副沒可奈何的表情,尊重孩子最重要!!!
或許,誠可喜可賀,小小年紀,已經勇於表達自己,挑戰權威!
這是否跟胡適等所倡議的"全盤西化"論 ,
或稱之為"充份世界化"論有關?
香港家長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
參不多一出生,就讓孩子參加各式各樣的學習興趣班。
香港一出門來,到處是商場小店,
家長不是應該從小就要教導孩子逛街的基本禮貌嗎?
哪怕是一間超級市場,孩子是否也應該學習:
人家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來玩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