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庭園前的小小山花

暮春三月,眼前庭園,落葉掃不完。

那一黑一黃,兩不往還,分別趴在小路兩旁。



眼前景象,驟然望去,有點蕭然,還以為隆冬未去。

但仔細再看,原來不少小野花,已靜靜綻放開來,兀自精彩。



庭前馬鞭草科的假連翹,開出第一串淡紫的花兒。

假連翹的花期頗長,正期待那串串花兒攀滿籬笆的日子。


紫花酢醬草與黃花酢醬草,同是山村間少不了的野花。

屋旁花槽,與庭前地上,陸續開出不少紫花黃花來。


茜草科的光葉豐花草,花朵比一粒白米還小得多,要欣賞,就要用心。


菊科植物千百種,黃鵪菜是其中之一,常見於村間田野,並不起眼。

屋旁也長出不少黃鵪菜,懶去買菜時,想來也可摘下幾片葉來抄碟野菜吃。


山麥冬(麥門冬)屬百合科,這一串是早來的山花。

庭園另一邊還有一大叢山麥冬,花芽仍在孕育中。


同屬百合科的吊蘭,不生長在吊盆上,卻匍匐於地上隨意漫延。


大戟科的龍脷葉大家見得多,龍脷葉花,可會是第一次留意到?

它的花同樣十分細小,小得不比一粒米花大,很易就被忽略掉。

同樣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的小野花,火炭母。

老一輩的鄉村人家,無人不識,是最為常用的草藥涼茶。
這兩幀葉子上穿上蝸牛殼的酢醬草,最是有趣。

要不是找小野花拍照,也沒能留意到這自然界的偶遇。

下面那幀,更像是蝸牛殼裡長出葉子來,太美妙的巧合!

下面的這朵小白花是石竹科的繁縷,另一個名字 "魚腸草" 可能容易記一點。

同樣,花兒比一顆小米花還要小,要真正愛看花的人才會留意上它。
用心去欣賞,才不會錯過!

雖是小小山花,同樣優美!

4 則留言:

Y 提到...

蝸牛葉真真有趣﹗

我家仔仔 提到...

不同種類o既花花盛放

BB多多 提到...

從阿娘身上,學懂停步欣賞

KY 提到...

我會欣賞山間花草, 但總以不知名花草形容, 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