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到東澳石排灣走了一趟。
從榕樹灣走過去,頭頂著大太陽,在酷熱天氣下走路,確實很有難度。
從榕樹灣走過去,頭頂著大太陽,在酷熱天氣下走路,確實很有難度。


由於石排灣是膠粒事件重災區,來自各方的關注也特別多。
經過兩星期各方團體、個人的努力,今天,沙灘表面已經沒有異樣。
甚至,比大多數時候的石排灣還要乾淨。
但內裡,石與石之間的罅隙,還有數之不盡的膠粒。

這個臨時碼頭,相信是官方為了方便運送物資,以及運載員工而搭建。

已經開展工作好一段時間,大量原始的篩沙用具不在話下,

還配合上現代化設備吸塵機。

今天的義工,同樣來自各方各面。
有環保團體組織招募而來。

有三五成群,自己幾位朋友相約到來。

有公營機構的員工,放下手上工作,來當一天半天的義工。

當然,官方部門食環署,亦派出自己屬下的員工到來,

還加上署方外判的合約員工。

義工中,大部份以青少年學生居多。

他們當中,相信不少是頭一次走在這類石灘上面。
見他們走得如此戰戰兢兢,更讚賞他們願意參與的勇氣。

這邊的青年人不是在玩水,而是餘下的膠粒大都匿藏在石隙縫中,很難撿起。
他們想出了用水攻的方法,到海邊取水,然後將膠粒從大石下沖刷出來。
烈日下用這個方法多疲累,難為他們鍥而不捨的精神啊!
自己戴上草帽,還要撐把傘,仍然曬得有點頭昏腦脹。
真箇後生可畏,吾老矣!

還是這些食環署的大姐懂得保養身子,烈日下懂得搭個帳篷外,
坦白說,待在她們旁邊好一陣子,見她們齊齊閒聊的時間居多。
難道,這就是受薪與沒受薪的分別?

4 則留言:
沒有人工的比有人工的更加落力!!
[版主回覆08/18/2012 19:58:46]係呀, 還有, 同是清潔工人, 人工較低的外判工人, 看來又比人工較高的公務員員工勤力. (當然, 只是部份我見到的現象, 並不希望以偏概全.)
這個艱深的問題, 想來要找個經濟學家來回答
年紀大了﹐懂得保重身體。
好多義工幫手,佢哋真有心
這是HEART的問題…也是很HARD的問題…
不過真的要謝謝每個有份出力的人,還有阿娘的報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