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波蘭行記之一

要說為何會愛上波蘭這個家,愛上波蘭人?
那就要說起二十年前,即一九九零年踏足這個國家的旅遊經歷。
一九八九年,東歐政治變天,除了阿爾巴利亞,其他國家都從共黨專政走向民主選舉。
九零年,就為著去感受蛻變中的東歐,第一次踏出亞洲之門。
波蘭,當然是其中一個到訪的國家。
也因為這趟旅遊,愛上了這個國家,愛上了波蘭人。

當年是東歐熱,不少香港人也到那裡去浪蕩。
翻閱旅遊筆記,憶起在旅途中原來認識過不少人;
有些在途中只踫見過一次,分手後就沒有再遇上;
有些在途中偶遇,然後各走各路,但又在某個城市遇上;
那種巧遇的興奮,確實美妙!
回港後,部份仍有見過面,但多年後的今天,
除了,其他人就沒有再聯絡。
朋友就是如此,相聚是開開心心,分手時各散東西!
不用遺憾,也不用可惜!
文字為我留下了過去的足跡,時光流轉,
將旅途中寫下的筆記重新用鍵盤打出,
猶如讓自己再走一趟。
若然你也有興趣去了解當年這個國家的人與事,
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細味從前。

我的波蘭行記,從蘇聯(現今俄國)往波蘭的火車上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90

早上醒來,已是八時多,火車接近邊境。
不久,蘇聯方面的海關人員進入車廂檢查,
他們面容嚴肅,工作態度十分認真,
無論是核對護照或檢查車廂都甚為仔細。

過了蘇聯海關,火車走不了多遠,便到波蘭海關檢查,
波蘭人看來很友善,工作時面帶笑容,檢查也簡單得多。

火車開始在波蘭境內行駛,車外是大片的綠色平原,
遠處是針葉林帶,草原上不時見牛羊數只閒蕩,
也有些躺卧著曬太陽,好一幅田園小鎮風情畫。

下車後,才知道因語言溝通出了問題,下車的站比原意早了一個站,
幸好手頭有華沙地圖,加上這兒的市民很樂意幫助遊客,
轉了兩程車後,總算找到了較接近市區的青年旅舍,約兩元多美金一天。

今天這間旅舍有很多波蘭學生入住,
他們對我們這幾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人感到十分好奇,
更主動約碧琦與他們打乒乓球。
中國的乒乓外交真行,可惜自己不懂,
否則可以借乒乓球來與他們溝通一下,了解他們多一點。

今天並不是獨個兒來找旅舍,
與開始行程時認識的靜媛、瘦皮猴、碧琦 一起,
所以仍未知跟他們分手後,真正一個人在東歐打轉時會怎個情況?
雖說不是沒有試過一個人旅行,但好歹那是在自己的國家遊蕩,說著自己熟識的言語。
在蘇聯境內時覺得自己好像又聾又瞎(看不懂他們的文字)又啞,
在這兒,想來也不會好到那裡!


沒有留言: